司马光

金山寺

宋代司马光

香刹冠嵯峨,松门络薜萝。

风清尘不到,岸阔鸟难过。

欲雨江声怒,新晴海气多。

行舟未摇棹,回望隔烟波。

晋阳三月未有春色

宋代司马光

天心均煦妪,物态异芬芳。

上国花应烂,边城柳未黄。

清明空改火,元已漫浮觞。

仍说秋寒早,年年八月霜。

景福东厢诗·柏寒

宋代司马光

落落抱高节,秀出青云端。

无言磵谷幽,自致宫廷难。

芳风袭玉宇,余露分铜盘。

不使万年木,嘉名高岁寒。

景福东厢诗·赐果

宋代司马光

南海荔支来,别馆蒲萄成。

匪颁浃下陈,捧拜同驭荣。

置黍敢先食,览盘多未名。

怀核待归种,复愁千岁生。

景福东厢诗·赐酒

宋代司马光

和气盈金榼,恩光湛玉觞。

应知北山羽,犹怯上林霜。

醇味回秋色,清都近醉乡。

山茅沾雨露,誓极寸心长。

景福东厢诗·赐书

宋代司马光

上圣固天纵,英艺皆绝伦。

时乘万几闲,翰动如有神。

用之当豫游,不忘安四民。

匪颁及群下,络绎来中宸。

毰毸灵凤翔,郁怒虬龙振。

清若四海秋,熙如天下春。

愚臣士芥微,亦受雨露均。

愿推赐书意,直以古义陈。

士本学先生,所求谊与仁。

农当服稼穑,昏作甽亩勤。

百工备用器,不治刺绣文。

万商迁有无,不通珠翠珍。

四业既交修,坐令风化纯。

人和衣食丰,天庆殊祥臻。

皇心正在此,非以能高人。

景福东厢诗·读武士策

宋代司马光

汉家求猛士,云集示央宫。

天外朝星淡,山西将种空。

奇谋纷并进,壮节凛生风。

八阵纵横势,依然见目中

景福东厢诗·怪石

宋代司马光

昔去江湖乡,来与松桂接。

圭角老龙脊,锋棱秋剑铗。

历乱枯苔点,交横败莎叶。

会使成都人,更取神蓍揲。

景福东厢诗·观试骑射

宋代司马光

阊阖风正清,觚棱日初媚。

材雄集便殿,玉座亲临视。

三河侠少儿,初识天子贵。

天山汗血骝,蹀躞金环辔。

扬鞭秋云高,顾盼有余锐。

萦回势可观,馨控动如志。

毫氂应心目,审固参身臂。

鸣弦电雹惊,中的冰瓦碎。

龙颜薄笑春,喜色连傍侍。

旦为徒步人,暮作飘缨使。

扬扬出九门,亲友生意气。

须知天地德,慎勿忘所自。

黠羌犹旅拒,猃狁方繁炽。

求为忠义臣,无负搜罗意。

景福东厢诗·即日

宋代司马光

枍栺留深殿,仓琅秘九门。

日长人对直,风迥燕高翻。

林有萧疏意,云无片缕痕。

钧天真自到,不多暂飞魂。

景福东厢诗·菊

宋代司马光

琐琐南阳菊,秋潭岁自开。

孤根拥红叶,落蕊媚苍苔。

正以参灵药,因之植紫台。

愿兼金掌露,同入柏梁杯。

景福东厢诗·同景仁寄修书诸同舍

宋代司马光

烈火非不猛,不耗丰炼金。

寒霜非不严,不雕竹柏林。

小人势利合,倾覆无常心。

君子道德亲,白道犹视今。

诸君闺台秀,相得如璆琳。

离群一昔期,乃尔动悲吟。

古风久已衰,交道日颓侵。

愿名思友操,播这清徽琴。

景福东厢诗·未开木芙蓉

宋代司马光

木末采芙蓉,骚人歌所无。

何言霜花艳,不与水芝殊。

香苞麝脐结,茂叶桐阴敷。

岂若龟巢类,飘零老五湖。

景福东厢诗·夜意

宋代司马光

清夜四无哗,深严上帝家。

星翻珠纲白,斗挂玉楼斜。

风静虚成韵,霜轻未作花。

还疑汉津客,浩荡寄流槎。

景福东厢诗·御沟

宋代司马光

万户郁相钩,枝分瑟瑟流。

萦纡通桂观,隐见带龙楼。

碧映千林曙,红飘一叶秋。

寒波长不竭,岁岁奉宸游。

景仁将归颍昌辄为诗二十韵纪赠

宋代司马光

秀发西南美,挺生河策灵。

雕龙蔚文采,老鹤莹仪形。

落笔高时隽,飞緌侍帝庭。

英声轶云汉,远势击沧溟。

苦节专忧国,嘉谋每据经。

温虽比圭璧,直不避雷霆。

首胜轩裳薄,神和气体宁。

忠诚怀畎亩,乐事寄林垌。

藻鉴评随月,过从德应星。

苦吟金出矿,确论木衔钉。

贱子叨流辈,高风仰典刑。

巨川容滴不,馀景借流萤。

久别眉俱白,重来眼更青。

淹留弦与晦,游集醉还醒。

有酒须相就,无歌不共听。

奇花喧夕市,叠鼓咽春亭。

扬袂行辞洛,回车去望陉。

往还天表雁,离合浪间萍。

异日期同传,穷泉约互铭。

古今难得事,交分保颓龄。

景仁思归雨未克行以诗留之

宋代司马光

嘉客念归程,泥深未可行。

今朝阴又重,春雨亦多情。

景仁书云去冬因酒病耳病牙遂不入洛以诗寄呈

宋代司马光

许昌携手尽时英,况复新开甲第成。

醉里都将春作达,老来不向酒藏情。

齿疏无废衔杯趣,耳病犹分度曲声。

旧友昔游浑忘却,可怜寂寂洛阳城。

寄题与州晁都官沼沼上唐朝郑都官有诗刻石

宋代司马光

名郎游胜地,心迹继风流。

昔为题诗著,今因好事修。

四山相照映,五马屡淹留。

相见波光净,依然一片秋。

寄题钱君倚明州重修众乐亭

宋代司马光

横桥通废岛,华宇出荒榛。

风月逢知己,湖山得主人。

使君如独乐,众庶必深颦。

何以知家给,笙歌满水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