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

宿长乐县驿,驿皆用葵叶盖屋,状如棕叶云

宋代杨万里

都将葵叶盖亭中,树似桄榔叶似棕。

欲问天公觅微雪,装成急响打船篷。

赠蜀中相士范思齐往全州见万先之教授

宋代杨万里

两脚那解上金銮,两手只合把钓竿。

比身管乐儿时态,已翻九河洗我肝。

范生来自浣花里,眼中之人定谁贵。

百炼未必贤绕指,贵人正要老於事。

斜风细雨又春休,落花啼鸟总春愁。

试问谈间立封侯,何如百钱拄杖头。

寒食对酒

宋代杨万里

荔支园园花,寒食日日雨。

先生老多病,颇已疏绿醑。

儿童喜时节,笑语治樽俎。南烹俱前陈,北杲亦草具。

蝤蛑方绝甘,笋蕨未作苦。

先生欲独醒,儿意难多拒。

初心且一杯,三杯亦漫许。

醒时本强饮,醉後忽快举。

一杯至三杯,一二三四五。

偶然问儿辈,卒爵是何处。

儿言翁但醉,已忘酒巡数。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 其一

宋代杨万里

侧塞千山缝也无,上天下井万崎岖。昨朝曾过芙蓉渡,寻到溪源一线初。

过乌石大小二浪滩,俗呼浪为郎,因戏作竹枝

宋代杨万里

小郎滩下大郎滩,伯仲分司水府关。

谁为行媒教作赘,大姑山与小姑山。

上章戴滩

宋代杨万里

脱巾枕手仰哦诗,醉上诸滩总不知。

回看他船上滩苦,方知它看我船时。

後圃散策

宋代杨万里

花径雨後凉,树声风外战。

杖屦顿轻松,儿女同行散。

少者前已失,老者後仍倦。

隔林吹笑语,相闻如对面。

明明去人近,眇眇弥步远。

松杉满地影,一瞬忽不见。

仰观紫日轮,偶度白云片。

佳处留再来,前山未须遍。

晓望

宋代杨万里

暑退谁当忆,秋生喜此逢。

荒林失轻雾,寒日上危峰。

忽有吟边兴,忘年镜里容。

不须无鲍谢,始得坛诗宗。

江行七日阻风至繁昌,舍舟出陆二首

宋代杨万里

山行辛苦水行愁,只是诗人薄命休。

管取如今遵陆了,云开风顺水东流。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 其二

宋代杨万里

蚤起翻成坐睡昏,鹊声唤我步前轩。竹扉日隙针来大,射壁千千弹子痕。

高视石岭雨中云气蔽亏,山色隐显

宋代杨万里

绝顶仙人富宝熏,水沉山子不论斤。

堆从平地到天半,并作清香一炷焚。

烟绕翠鬟苍玉佩,身披白縠素罗裙。

更将万斛蔷薇露,洒作桑麻万顷云。

送分宁主簿罗宏材秩满入京

宋代杨万里

要知诗客参江西,政似禅客参曹溪。

不到南华与修水,於何传法更传衣。

吾家亲党子罗子,只今四海习凿齿。

花红玉白几百篇,塞破锦囊脱无底。

三年簿领修水涯,夜半亲传双井芽。

定知诵向百僚上,不道长江与落霞。

寄吴宜之

宋代杨万里

罨画溪头老诗伯,夜榜仙槎郁林石。要令南斗避文星,却归北辰捧天极。

顷逢桂江双鲤鱼,殷勤两寄尺素书。山长水远到不到,未必韦郎迹也疏。

书中只有相思字,更及融州一寒士。泮水曾参冷似冰,等待春风放桃李。

水西野店皆不著宿夜抵石山虚

宋代杨万里

不著官人宿,无如野店何。

见容幸有此,虽陋更嫌佗。

头虱妨归梦,邻鸡伴寤歌。

此生眠食尔,行路总蹉跎。

送赵文友知府谒告省亲

宋代杨万里

邦人宁食三斗葱,莫逢向来虿尾公。

邦人宁卧文江路,莫放今侯霅川去。

今侯个是隆准孙,蚕排月肠斸柱根。

所至与民作阳春,帝遣来活庐陵人。

是时虿尾正摇毒,邦人生愁总鱼肉。

今侯下车荫未移,春台载民爷与儿。

鸠鸣雀乳一千里,鸱枭半声不到耳。

今侯冰蘖清到底,一粒不嚼庐陵米。

一芽只瀹青原水,玉皇知渠是廉吏。

如何尊公小愆和,何恙爢已应无他。

侯望白雪泪双落,弃印谒告皈侍药。

尊公喜皈即日安,一见彩服还加餐。

玉皇诏侯结丝屦,径上金门簉鵷鹭。

借令小缓作尚书,也合追趁赵工部。

晚过黄州铺二绝

宋代杨万里

数峰残日紫将销,一片新秧绿未交。

道是今年春水小,涨痕也到岸花梢。

清晓洪泽放闸四绝句

宋代杨万里

遮藏水面被残冰,流尽残冰水正明。

幸自奔流总驩喜,落洪须做不平声。

龙山送客二首

宋代杨万里

无奈乡愁只强忘,龙山唤起再思乡。

故乡依旧千山外,却被龙山断杀肠。

寄题万元享舍人园亭七景 其三 溪云

宋代杨万里

阁前三面山,阁下一溪水。云出戏作霖,却归宿檐里。

游蒲涧呈周师蔡漕张舶

宋代杨万里

胜日从公蒲涧游,万岳声满千崖秋。

一迳如蛇三百曲,绕尽山腹到山头。

穹岩千仞欹欲裂,仰看飞泉泻云窟。

锵成环佩奏成琴,溅作珠玑霏作雪。

步穿危磴攀苍藤,忽上穹岩顶上行。

人在半天泉在井,不敢下瞰惟闻声。

只怪前驱深不见,须臾却向前山转。

海风吹袖万丈长,海水去人一弓远。

老僧云卧晏未兴,先遣长松来道迎。

小参古殿黄面老,不见旧日安期生。

景泰上方半堵壁,城中望文雪山白。

却从景泰望城中,晓日楼台焕金碧。

君不见,中流千金慱一壶,

不如游山饥时粥一盂。金印檕肘大如斗,

不如游山倦时一杯酒。安期飞升今几年,

祖龙不是不求仙。至今年年七月二十五,

倾城游人来访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