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龄

后庭花 孙光宪韵

清代张祥龄

少年裙屐誇乡国,酒痕衫色。剑阁烟鬟千点绿,甚日归得。

使君名姓在,小儿能识,雨丝如织。别后相思灯下忆,汉水无极。

菩萨蛮四首 其一 飞卿韵

清代张祥龄

心期未定偏惆怅,深房处处垂罗帐。杯兴到浓时,腰肢无力辞。

春窗梳扇羽,闲坐间言语。碧玉在他家,可怜瓜未花。

前后蜀杂事诗 其十

清代张祥龄

一箭曾无东向发,沙弥原本不知兵。祭文凄绝将军庙,江岸回头尽哭声。

踏莎行 答文叔问送别即用其韵

清代张祥龄

吴苑莺花,越溪烟雨,湖山风月谁为主。本图弦管送年华,那期笳鼓成羁旅。

似旧楼台,依然云树,游人只当看花去。绿杨三百九十桥,无桥不是相思处。

少年游

清代张祥龄

寻邻访里,樱桃门外,车马驻城西。弄扇窗前,簪花帘底,初识避人时。

低头念母,垂髫依姊,笼袜步青溪。笑拥香衾,愁宽罗带,鹦鹉未曾知。

卜算子二首 其一

清代张祥龄

塘暖宿鸳鸯,百树珊瑚覆。乍见东风便别离,怪得和人瘦。

香颈乍回时,粉额初裁就。占得江南第一春,一夜眉梢透。

踏莎行

清代张祥龄

自恨眉娇,谁怜腰细,梦魂万里随鞍辔。销愁强饮酒千盅,不期到眼都成水。

红叶题笺,茜纱封泪,灯花剔罢熏笼倚。三更犹自望羊车,黄昏早过宫门外。

卜算子二首 其二

清代张祥龄

粉泪滴楼头,流水鸣呜咽。羌笛无端片片飞,千里关山别。

高士古衣冠,独抱孤芳洁。贮得诗囊万斛愁,休与他人说。

破阵子

清代张祥龄

织女那愁河汉,班姬不怨秋风。醉后玉钗敲几股,舞罢真珠扫一丛。

浅妆嫌粉红。

怯病渐辞樽俎,贪欢爱理丝桐。无限昨宵恩宠事,都在人前一笑中。

泪笺封几重。

巫山一段云

清代张祥龄

鸦逐将归日,松留欲散烟。愁乡知有几重天,况堆千万山。

虫网经风吹绝,又向帘旌重结。一丝分做一条心,教人怎么禁。

摊破浣溪沙

清代张祥龄

水面红鳞欲上钩,登临无处觅高楼。庭院梨花春不管,梦悠悠。

那有红颜能百岁,凭他杯酒解千愁。空把镜中双脸泪,各分流。

虞美人 蒋竹山韵

清代张祥龄

今朝潮没帆樯上,归梦寻鸳帐。明朝携手绣楼中,玉软未温钗袅燕儿风。

暂时委曲孤灯下,便是姑苏也。拌将憔悴为多情,一刻难挨离枕到天明。

前后蜀杂事诗 其二

清代张祥龄

宦寺新颁建节符,天雄进得美人无。牙兵龙虎飞章到,为献秦州花木图。

前后蜀杂事诗 其三

清代张祥龄

典章文物继唐初,九国龙争总不如。李昊王锴尽才士,绝怜低首写降书。

前后蜀杂事诗

清代张祥龄

城南饿死采桑女,又听君王要税桑。山上彩楼风雨夜,笙歌谁念饲蚕忙。

前后蜀杂事诗 其六

清代张祥龄

七里亭前拜魏王,卖来阿魏与唐庄。长安三赵村前月,冷照王家十八丧。

前后蜀杂事诗 其五

清代张祥龄

龙衮分明帝像尊,谁来法驾召唐魂。元元皇帝青牛去,剩有铜羊一角蹲。

前后蜀杂事诗 其四

清代张祥龄

六宫红绿散星辰,王气青城渐不灵。二十万军齐下泪,天回金翠冷红亭。

前后蜀杂事诗 其七

清代张祥龄

满地杨花暮雨时,无人复唱柳枝词。秋坟古木宣华苑,夜月楼台鬼唱诗。

前后蜀杂事诗 其八

清代张祥龄

常让官家第一筹,画楼忽命撤浮游。殿前名马亲王赐,传说君王不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