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

泛舟钱塘西湖 其一

宋代黄裳

去留南北须看景,聚散朝昏莫问时。但取紫玄翁兴尽,一身明月是归期。

陈朝议挽辞 其一

宋代黄裳

箫鼓声中远远归,只因千里有庭闱。彭城君在今休望,黄发樽前看綵衣。

览杜牧洛阳重见故事 其二

宋代黄裳

桃脸韶容柳絮身,江南西洛岂由人。可怜杜牧空伤感,尚在朋游已丧真。

西归亭

宋代黄裳

衣法传来几度春,少林堂上悄无闻。两忘养就空兼色,独步西归一片云。

尉氏五题 其三 蓬池

宋代黄裳

旷野饮绿水,往往如具区。尉氏得此景,赐民非自娱。

想成独乐戒,故能与民俱。阮籍方外豪,徘徊顾梁都。

亦恐感嘉惠,岂特怀壮图。逸兴果何类,茫茫谁与拘。

度量贮天汉,岂不容葭芦。兴废未始定,陵谷俄已殊。

昔为凫鹥乡,今为狐鼠庐。厚泽瘗膏壤,能复滋耕夫。

得利已足喜,怀古安用吁。

过严州同太守游乌龙寺 其四

宋代黄裳

北山还扫笑歌地,南浦尚怀离别时。到处此缘尤未断,洞天休怪我来迟。

题桃花菊

宋代黄裳

人面亦相映,龙山应独赏。却因清淡中,艳异尤堪尚。

靖节篱下吟,幽怀忽驰想。武林溪上游,芳容若迎望。

妙本自无二,佳名谁有两。辨事惟赖香,根蒂岂容妄。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

宋代黄裳

跨越虚中亦自然,几千年度地行仙。桃花流水春风好,由此东西是洞天。

送公表判官解官南归

宋代黄裳

污吏物胜志,俗吏势胜义。志义不可胜,势物如脱屣。

古云士大夫,此道既坠地。俯首拾蹴与,仰视忽高致。

仕涂无清风,大望失所寄。志士独怀古,义气已屡喟。

从事彭城公,不求亦不忮。接下断骄简,清慎遣外累。

三载日犹短,六计满物议。荐章何所归,见敬乃虚器。

得丧固有命,失士岂无愧。顾我眼力壮,古貌入青视。

方恨相得晚,笑语未获醉。官满不可留,年华促归计。

雨后云既收,日上春已至。双水势愈活,南注飞不洎。

两山夹长流,稍稍有青意。此景送君何处游,荔枝林下维扁舟。

穷通身外不足念,醉吟可写尘中忧。至诚所与暂睽远,时复一嚏聊相求。

万竹轩 其三

宋代黄裳

凤翅凌云翠欲寒,萧萧苍玉佩珊珊。中虚自有长生道,一枝为龙未是难。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二

宋代黄裳

八十三年妇德成,綵衣欢笑过浮生。含虚台上寻仙侣,濑口愁人月自明。

送周奉议赴吴江 其三

宋代黄裳

一官方解浚桥南,欲试弦歌岂为贪。便得洞庭山下去,公馀谁共擘霜柑。

表海亭

宋代黄裳

大老悠悠不嗣音,高风难向望中寻。三千宾客空离合,十二山河自古今。

北户人归云洞远,东方春入牡丹深。两辞遣兴无他好,只有閒来醉与吟。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三

宋代黄裳

袖中自有青龙剑,世上谁无白虎经。秘诀未尝留一字,不劳终日诵黄庭。

送林君锡宣德

宋代黄裳

最喜君来写我忧,群情忙处独抽头。功名机会须时可,诗酒光阴属自由。

醉度九秋江上舫,食游双箸海边州。两年官满休瞻望,且与磨铅了校雠。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 其四

宋代黄裳

两街香案使君来,万瓦青烟洞府开。勿剪绿榕阴尽处,七门南直钓龙台。

东湖留题 其一 玩鸥亭

宋代黄裳

水面浮沈聊自适,人心得丧便相疑。徘徊听我樽前唱,莫道机忘了不知。

怀古堂有感 其二

宋代黄裳

彭老真筌无处问,刘郎才思有谁同。赋诗台上秋来到,当为黄花作醉翁。

湖上閒赋 其一

宋代黄裳

谁家弦管度前汀,宛似湘江昔有灵。一曲未终船已远,白云空点数峰青。

卜居潮山

宋代黄裳

胜致久不示,幽居今已该。盖待出尘子,将作还玄斋。

升高独南望,大巧安用裁。天目形势落,秋空屏障开。

吴境岸边断,越峰天际回。双臂龙虎揖,两潮风雨来。

直视江渚印,蛟蜃遗灵胎。旁闻海门出,波浪生春雷。

平生乐山水,邂逅奚所猜。秋老竹林冷,攀竹趋岩隈。

得石喜奇怪,且席青钱苔。泉甘地脉正,吸泉如传杯。

人静道始集,境幽心易灰。老圃听吾语,勿以慵相推。

勤将日力进,速副韶光催。长生且有道,当悟接与栽。

务使翠华远,长大如婴孩。琼蕊覆青径,木香兼荼梅。

疏凿取清浅,结甃移碑材。飞桥渡流水,俯仰无纤埃。

虽谓夕阳好,见月还徘徊。卜筑非偶尔,供吟何快哉。

栖养此固足,会晤谁可偕。